我,靠成绩走出小镇到澳门,8年前被高薪挖到印尼,如今年入百万
时间:2024-02-03 来源:未知 939
这是我们讲述的第859位真人的故事
我叫衍哥@衍哥在印尼,80后江西宜春人,现居印尼雅加达。
5岁开始上学,16岁一举考入985院校。我从“小镇做题家”,开始迈向属于我的大千世界。后来又以全额奖学金去了澳门大学读研,25岁在珠海买下第一套房。
但是开挂的人生并未停止,我很快被高薪挖到印尼,从此危机与机遇并存。创办公司时惨遇疫情,却凭借一支笔,打开全新的世界,受到大使馆邀约和新华社采访,还成为了某卫视的特约记者。
(这就是我)
1988年,我出生在宜春市万载县的一个“书香之家”。我的妈妈、外婆、姨妈等都是人民教师,爸爸在成为私企高管之前,也做过老师。所以,家庭氛围非常融洽,书香气息浓厚。
小学到高中的这些年,是妈妈和我一起度过的,因为爸爸为了高收入,独自在外地奋斗,成绩还不错,在一家私企做高管。
因此在这个小县城里,我的家境还算比较优渥。虽然妈妈独自把我带大,但我的父母非常相爱,彼此疼惜。
印象比较深的是,有一天妈妈带我出去吃饭,吃完饭后,我和小伙伴在广场上你追我赶,一不小心撞在了那里的篮球杆上,当场就昏迷不醒了。
当我醒来时,看见妈妈哭红了双眼,对妈妈说的第一句话是:“不要告诉爸爸。”就是因为担心爸爸在外面无法安心工作。
(带父母去新加坡玩)
妈妈一个人把我带大真的很不容易,其实她很胆小,中元节的晚上都不敢一个人在家。但她又很坚强,在我被同学欺负,哭着跑回家时,会立马飙车去学校操场警告他,不要再欺负我。
爸爸虽然不经常在家,但是寒暑假,我们都会去爸爸的城市生活一段时间。他也会尽他所能,带我多看多玩。
爸爸还在我高考前,专门请了一个月假回来陪我。高考前夜,那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夜晚。
我5岁就上学了,成绩一直很好,高考时还不到17岁。考前竟兴奋得毫无睡意,不是紧张的,而是满脑子都是大学是什么样的。一个长期生活在小县城的小孩,当时非常憧憬远方的大学生活。
大概凌晨12点的时候,爸爸在我的房门外轻声地说:“伢子(儿子),是不是还没睡?”
(印尼龙目岛旅游)
我回答说:“是啊,脑子里想东想西的,睡不着。”爸爸说:“你过来,我们陪你聊天吧。
于是我们一家三口,破天荒地挤在一张小床上。聊了很久,我还是没有睡意,突然听到妈妈略带哭腔地对我说:“伢子,要是实在紧张,明天咱就不去考了。”
我当时不知该回答什么,只是眼角的泪止不住地往外流。这句话就像特效药,让我很快进入了梦乡。
经历了这样一个不眠夜,我还是以全县前10名的成绩,顺利考入了中山大学。
能够有这样出色的成绩,是因为父母给了我有爱且稳定的生活保障。让我一路高歌猛进,最后成为了一个脱颖而出的“小镇做题家”。
(澳门大学毕业酒会)
2004年填报志愿的时候,我选择了化学专业。进入大学后,立马就被应接不暇的社团活动所吸引。在校期间,积极参加了辩论队、棒垒球协会以及话剧社等。
大学生活,可谓是丰富多彩。只要是我没见过的、没玩过的,我都会一一去尝试,也慢慢地养成了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性格。
临近大学毕业时,我和很多大学生一样,纠结于考研还是工作。当时刚好有一个机会,本校药学院来我们化学院招研究生。
可以学习不同专业,让我特别想去尝试。可是大学期间,由于社团活动占用了大量时间,成绩不是特别突出。所以我出去租了房子,专心复习了整整一个月。
(澳门读研时候的老师同学)
没想到在日夜突击下,考研成绩不错,顺利通过了。这时澳门大学的中华医药研究所来我们学院挖人。想专门从学校招几名学生,带动一下澳门的药学研究,并给出了全额奖学金的优厚条件。
就这样,2008年我去了澳门大学就读中药化学专业。澳门大学的整体氛围,相比较于传统的中山大学,学习氛围更开放,并且是用全英文授课的形式。
读研期间,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。因为以前参加过话剧团,所以经常去港澳的剧组跑龙套,还有幸参加过知名电影的拍摄。其实这一点,也跟我一直以来也很喜欢文科有关。
学习之余,我会在灯红酒绿的澳门街上转一转,偶尔也去赌场玩一玩。澳门比较小,主要的旅游景点就是赌场,这边的人生活比较惬意。
(在澳门的第一份工作)
很多本地人不需要很高的学历,就可以去赌场找一份工作,一个月轻轻松松赚两三万。所以,你会发现澳门大学研究院里,大部分都是来自大陆的学生。
除了一些娱乐生活,我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,经常和一些科研仪器设备公司打交道,协助仪器的安装和检修。
所以2011年毕业之后,我去了熟悉的公司,成为了一名销售工程师。主要客户是国外的供应商和澳门的各家大学及政府机构,工资待遇还算可以。
其实,我当时参加过很多次校招,都是内地的前端企业。但是当时太年轻,还是被澳门的花花世界所吸引,选择了留下来。
平时的工作,需要经常联系欧美的一些公司,所以我的英语口语得到了很大提升。这也为我后期在海外生活,打下一个好基础。所以说,人生没有白走的路,每一步都算数。
(第一次与新华社连线)
2014年是我在澳门工作的第三年,也算小有成就,就用赚来的钱,去珠海买了一套房子。
在澳门这样的灯红酒绿的生活感染下,也看过身边很多有才华的同学,为了投机取巧,在赌场上一输再输。所以,做人千万不能迷失自我,无论何时,都要知道自己该做什么,不该做什么。
7月份的时候,澳门的一家中药生产企业,想挖我去他们公司,做一个新的中药产品研发和质控工作。
但是地点却是在千里之外的印尼,当时这家公司的老板怕我不同意,还亲自带我去巴厘岛游玩了一圈。
来到印尼,我被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所吸引,于是跟随老板来到了印尼的三宝垄,没想到前半年过得非常煎熬。
(三宝垄工作的员工)
印尼的工作制度比国内轻松,没有加班,没有996,也没有职场内卷的现象。可是在异国他乡,周围没有玩伴,语言也不通,真的很郁闷。
有段时间,我很想放弃,想回国发展。机缘巧合下,认识了我现在的太太,她也是我在印尼认识的第一位中国人。
自从认识了她,我在印尼的生活也慢慢丰富了起来。我们一起约饭、一起登山、一起下海,玩得不亦乐乎。
她是印尼的留学生,当时她认识的人比我多得多。刚开始,我只是单纯地依赖她,后来慢慢地产生了感情。
我在印尼最初的朋友们,大多都是太太介绍的,而且她的印尼语很棒,出去玩的时候,没有她还真是寸步难行。在一起的第四年,我们结婚了。
(实地考察雅加达农村)
2017年,原来公司业务经营突然出现了问题,决定撤出印尼市场。当时老板给了我两个选择,一个是直接回国,一个是留下来寻找新的机会,我选择了后者。
于是老板用部分资金到雅加达重新成立一个贸易公司,交由我来全权主持。我也从三宝垄来到了首都雅加达工作生活。
来到雅加达之后,我开设了一个自媒体账号,主要用来发布印尼当地新闻、生活娱乐等资讯。
(第一次去巴厘岛)
可就在这个时候,工作却再次出现了危机。两年前突然从技术人员转行成为贸易公司负责人,一直没有找到正确的业务的模式,这家公司的生存都成了问题。
与此同时,有家由当地中国留学生创办的语言公司,由于老板准备回国发展,正在寻求新的合作伙伴接手。由于在此前组织的活动中打过交道,所以找到了我。
(建国70周年歌唱活动)
语言沟通、文字相关的工作一直是我所热爱的事情,于是我再次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,转行!
拿出这几年工作存下来的积蓄,正准备撸起袖子大干一场时,意外的情况再次出现,疫情爆发了。
2020年2月份,疫情到来时,我正在国内老家陪爸妈过年。考虑到所有事业心血都还在印尼,于是我和太太赶在国际航班关闭的前一天,赶回了雅加达,当时太太也已经怀孕。
没想到,当年3月份,印尼也开始出现了疫情。可想而知,遭受疫情打击后,公司第一年的经营状况十分不好,几乎面临倒闭。
但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,我的自媒体没有断更过,每天坚持为在印尼的同胞们分享最新的疫情信息。慢慢地账号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,在当地华人圈有了一定的知名度。
(在巴厘岛举行婚礼)
我相信,只要你努力,下一个转角,机会就会来临。做到一定的知名度之后,就慢慢接触到一些官方活动。
2021年的春节,受某平台邀约,我作为印尼的华人代表与新华社连线,接受了他们的采访。
同年的4月,我再次接到某卫视的邀请,报道雅加达东盟峰会的情况。因为当时疫情严重,国内记者无法到达现场,某知名新闻社的社长就推荐我做了特约记者。
(刚开始接手公司时)
这真是一个不一般的体验,也大大的提升了我在印尼的知名度。好运接踵而至,我的公司也在这个时候迎来了转机。
还有很多有印尼业务的中国企业,让我们为在印尼分公司员工培训印尼语。国内的知名语言培训机构,也开始和我们合作,在印尼做市场和宣传等。
于是公司承接的新项目越来越多,势头一路向好,团队也从最初仅有3名全职员工,发展到了20名全职和上百名兼职的规模,一年业务量达数百万。并且,也是在这一时期,我还签约成为了某卫视全球观察团成员。
(成为特约记者)
回顾我在印尼的这8年生活,曾经也煎熬到想要放弃。
由此可见,每一份令人羡慕的事业,也许一开始都无人问津;每一门日进斗金的生意,也许刚开始,都不足以养活自己。
在印尼我从零开始,如今成了家立了业,收获了事业也收获了名声。
发自内心的,我也爱上印尼这个地方。它身处热带,风景绝佳,有独特的文化,和中国之间的往来也越来越密切。如果有机会,我还想做印尼和中国友好关系的桥梁,做促进两国友好往来的信使。
(被新华社采访)
很多时候,不是你运气好,凑巧撞上好机遇。而是你前期做了很多准备,当机会来临时,你才能够准确地抓住。
从18线小城市出来的我,深知人生的每一次提升机会都来之不易。感恩每次人生中的转折点,也感谢自己努力去争取每一次机会。
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,往上看有无数人在俯视你,往下看也有无数人在仰视你。所以摆正自己的心态,认准自己的定位,看准脚下走的路,活出自己的价值。而这些价值,往往是需要我们一点一滴去积累的。
【口述:易衍】